您当前的位置 : 新媒体观察

跳出“门票经济”推动旅游业提质转型

来源: 长城网  马静
2018-09-22 11:39:55
分享: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全国已有157个景区出台了门票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而在“十一”黄金周前,还有157个景区将出台措施降低门票价格或免费开放。这314个景区中,包括5A级别景区121个、4A级景区155个,占到景区总数近90%。在这些景区中,降幅在30%(含)以上的29个、在20%(含)—30%的48个。30个景区免费开放。

      看到这样的消息,想必不少人已经暗自思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吧。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旅游休闲已悄然成为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土门关驿道小镇。马静 摄

  此次门票价格降幅实为鲜见,但不难看出背后的发展逻辑。旅游业的发展正在逐步摆脱“门票经济”,通过这个杠杆使景区朝着多元化、多业态经营,进而倒逼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力促旅游业提质转型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门票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粗放式经营,景区圈起围墙再制造些景点,然后坐收门票之举实则是一种短视行为,这样的发展没有后劲,也难长久。

  近年来,旅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但动辄百元甚至几百的门票价格不仅增加了旅游成本,而且也让游客望而却步,不禁望“票”兴叹,直呼“游不起”。

  一边是游客对旅游市场的需求高涨,一边是一路飙升的门票价格居高不下,矛盾之下,门票降价是众望所盼,也势在必行。事实上,在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以利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公园等公共资源建设,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为5A级,且现行价格水平较高的国有景区为重点,降低偏高门票价格,并积极推动4A级及以下国有景区降价。

  可见,跳出“门票经济”渐成趋势。降价带来的“减收”似乎动了一部分人的“奶酪”,但实则随着景区门票价格的下调,游客随之增多,收入未必减少,还可能刺激多元消费,收入相应增加。

  有例为证。杭州西湖2002年取消门票制,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风景区。西湖实行免费模式后,表面上是缺少了景区门票的收入,实质上西湖的营收不减反增,为杭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了解,西湖免费开放前,杭州一年的旅游总收入是549亿元。十五年后,2017年杭州旅游收入达3041.3亿元,较西湖免费开放前足足增长了6.7倍。从西湖到杭州,从景区到全域,以西湖为中心开辟的杭州旅游逐步实现了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型。

  近几年,不少景区都在着力减少门票依赖、促进转型升级,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多数景区仍不得不依靠门票等收入作为营收的重头。据媒体报道,像张家界、峨眉山、长白山、九华旅游、黄山旅游等景区上市企业,其2017年财报显示,这些景区门票收入占营业收入多在30%以上。多数5A级景区门票收入占比超过40%,其中最高的超过80%。这样的占比不可谓不高。

  有专家指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将成为旅游未来发展的一大阻碍,“门票经济”看似维持了短期的利润和旅游经济规模,却限制了旅游市场在创新服务、提升旅游品质和周边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动力。

故宫文创产品。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作为国内的“网红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早已脱离“门票经济”,淡季40元,旺季60元,但凭借各路“萌萌哒”文创产品,吸足了市场眼光,2017年其文创产品销售额超过10亿元。

  由此可见,景区与其依赖“门票经济”,不如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让收入实现多元化,推进旅游业转型发展。一则景区经济价值,门票仅体现的是一部分,而且是很小一部分;二则景区衍生品及其产生的附加值,才更能体现一个景区的真正价值。通过景区吸引游客拉动当地消费,让旅游由“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型升级,通过文化创意、深度体验、优质服务、打造品牌等使旅游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长远来看,这才是既满足游客体验感、幸福感,同时促进旅游业提质转型获得良性发展的根本做法。(马静)

关键词:门票经济 旅游 责任编辑:马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