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新媒体观察

网络时代如何满足民众的医疗需求

来源: 长城网  
2019-03-18 16:09:44
分享:

 一直以来,社会办医的“外部形象”都不怎么好,一度还给人们留下了政府不放心、社会不认可、百姓不满意的“三不”印象。

  这种刻板的印象,固然有偏见的成分,但也与这些年来非公医疗良莠不齐的诊疗质量有很大关系。日前,在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上,相关专家指出,非公医疗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一方面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品牌建设;另外,也要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实际上,这里谈到的是两层意思。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也不管公立私立,医院是不是让人放心、让人认可、让人满意,关键还在于能不能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层意思则是,既然非公医疗是一种积极的补充,那么,就应该下大力气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据专家披露,尽管目前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已有52万多家,占全国医疗机构的52%;非公立医院20404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62%,但是,与庞大的体量相比,非公医疗的服务量很小,大概是20%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诊疗服务仍集中在公立医院。

  面对这样的情况,充分发挥社会办医的灵活性,为民众提供更丰富的医疗服务,不仅是非公医疗的出路所在,也是民众的迫切需求。毕竟,在当下,大量医疗资源聚集在公立医院、聚集在城市,民众时有不便之慨。来自非公医疗的服务,是有益补充,也注定将释放出服务社会公众的磅礴之力。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医疗服务无论是从形态,还是从渠道,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个过程,有关各方或许均有可能出现一些不适,这也很正常。机会本身就意味着挑战,机会本身就是挑战。况且,医疗服务对应的,都是一个个生命个体,人人各各不同,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有针对性地预作防范就可以了。这本身也是一种包容审慎的态度。

  前一段时间,“网售处方药”引发关注,也招致质疑。严格遵循医嘱的处方药,居然随便发个快递就可以了,确实让人焦虑。然而,这并非质疑"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充足理由。对于很多人而言,到医院排队求诊、排队买药,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而在互联网的语境下,线上诊疗、网上购药,不仅降低了就医成本,也改变了传统面对面就医模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何况,线上的很多看似不妥之处,实则都与线下有关。即便要管控网售处方药,也应该先从线下管起来。事实上,时下很多药店都在出售处方药。即便单纯就网购而言,其价格优势,以及笔笔留痕的记录,也确实为民众提供了便利。

  这种情况也恰恰表明,现实迫切需要拓宽医疗服务的渠道。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药品市场总规模达1.49万亿,其中超过85%的销售规模来自于处方药销售,而目前80%的处方药销售是通过医疗机构。

  可见,不管是诊疗服务,还是网购处方药,在夯实安全的前提下,都应该考虑适度松绑解禁。凡事“要么不管,要么管死”,都是一种“简单任性”。

  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要多一点互联网思维,为民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医疗服务。这是对社会民意的回应,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具体可行的办法。(安琪)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