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浙江瑞安市曹村镇东岙村村民陈绍吉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50亩水稻的“巡田”。浙江瑞安以生态水稻种植为基础,以人工智能科技为手段,结合大数据、云计算、5G应用等现代科技为农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AI是一双翻云覆雨手,有化腐朽为神奇之魔力,什么行业沾上TA之后都可能带来革命性改变。数千年来,农业都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产业,遇上AI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农民也可以“洗脚上田”、在空调房里“种田”了。老一辈农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化为现实。
智能农业,浙江瑞安市曹村镇东岙村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去年,荷兰瓦格灵根大学举行了国际人工智能种菜大赛,国内某企业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人工智能种黄瓜大奖——在64平方米的温室内,种出了6992斤大黄瓜。智慧农业效率之高,哪怕经验丰富的种田好手也不得不折服。以施肥为例,无人机施肥不但拥有均匀性高、适用于任何地形、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使用等优点,还极大地提高了施肥效率,无人机施肥效率是人工的20倍。
传统农业的“苦、穷、脏”——劳动强度大、环境差、收益低,让许多农村新生代视为畏途,宁愿进厂打工也不愿意接过父辈的锄头,导致农民老龄化日益严重。智慧农业颠覆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也刷新了农民的职业形象,让农民也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对于吸引外部人才进入、农村青年回流,解决农业发展人才不足、缓解农村“空心化”之痛都大有裨益。智慧农业为农业赋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益,从而助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智慧农业大有可为。
要问对智慧农业还有什么忧虑,我有两点:一是,告别“手工时代”的智慧农业,会不会加重对化学品的依赖?传统农业生产过程,有些依靠人力完成,譬如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生物灭虫等,效率虽然低些,但比较环保、安全,智慧农业能否做得到?二是,智慧农业会不会对农产品品质有所损害?传统耕作方式,依照季节种植,顺应农作物生长规律,所以品质较有保障,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好吃”,智慧农业能否做得到?时至今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早就告别了果腹充饥阶段,安全、品质越来越被看重,智慧农业也要顺应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