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新媒体观察

如厕不易,谈何人居

来源: 长城网  
2019-12-02 10:05:30
分享:

  ●特约评论员 马涤明(内蒙古)

  国务院办公厅于日前在全国多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针对江苏睢宁部分村民在“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当地改厕工作简单粗暴,强拆旱厕,农民群众无厕可用”的问题线索,第七检查组赶赴当地进行了暗访。

  农村改厕工作,也称为“厕所革命”。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推动这一专项行动的初衷,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但个别地方却出现了“改厕”后如厕更难的问题,显然又是国家好政策在一些地方异化为形式主义或形象工程。

  类似情况,之前媒体没少曝光,比如,有的地方的“现代化厕所”建设数量远远超出村民人数的需求——有些官员认为数量越多,政绩数字越漂亮。然而,“数量主导”的结果却是,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改厕质量,比如只有安装器材的资金,就没有通水的资金了。还有的是冲水设施通上后,无法解决冬天结冻的问题。但一些部门、官员似乎并不是很关心使用效果,而更在意“现代化厕所”是否到位以及数量这些更能体现“推进厕所革命”的政绩单。

  此次国办发现的江苏睢宁一些地方强拆旱厕的“行动”,实际上又是当地重形式、重“政绩”,而不问村民是否满意的结果。新厕所来了,旧的旱厕当然应拆除,这没问题。但明明是新改建的厕所还未投入使用,原有的旱厕就早早给拆掉了,村民如厕问题怎么解决?

  如此“推进”,究竟是谁的利益需求被放在了首位,自不必说了。

  江苏睢宁的问题,还不只是旧旱厕拆除、改建厕所没到位的过渡期间村民如厕难,而是旱厕拆除后,一些新厕的交付期限没有时间表,另一些新厕“徒有其形”,而配套设施或不完善或不能用,比如化粪池质量不合格。

  这样的“厕所革命”,革了谁的“命”?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也沦为一句口号,如厕不易,谈何“人居”?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绝不可低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在一些地方的生命力。

  服务的本位价值是以被服务对象为本,那么,公共服务的本位价值自然是以群众为本。强拆旱厕这种手笔,显然是颠倒了公共服务的价值逻辑。说白了,某些擅于“推进政绩”,而不顾实际效果,忽略群众感受的官员,实际上更重视为“政绩”服务。

  国务院检查组暗访发现问题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对检查组反映的问题“照单全收、立行立改”。可以期待,官方重视后,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这值得欣慰。

  然而,有些问号依然沉重,比如,群众如厕这种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为何是国务院检查组过问后,地方才重视?问题就在明面上摆着的,但却只有在国务院检查组指出后地方才“照单全收、立行立改”,群众反映,就没人“收”也没人“改”,这恐怕才是更需要“照单全收、立行立改”的。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