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海水淡化车间。中新社记者 许文 摄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3个,全国海水淡化总能力约为每日165万吨。
发布会上,记者问: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我国目前海水淡化利用的相关情况如何?完成《计划》明确的2025年主要目标任务有多艰巨?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沿海县(市、区)来说,培育海水淡化产业链,是否有一些激励措施?
孟玮称,水资源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极为宝贵的。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的55个沿海地级以上城市中,有51个为缺水城市,12个海岛县全部为缺水县。可以说,水资源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此,海水淡化作为重要优质增量水源,对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3个,全国海水淡化总能力约为每日165万吨。《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每日290万吨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每日125万吨以上。制定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海水淡化利用需求量大,我国拥有较强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设计建设能力,产业链较为完整,规模化利用已具备较好成本效益等因素。
孟玮指出,也要看到,我国海水淡化总体规模和单体工程规模相对较小,关键核心设备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入网存在标准不衔接、激励政策不足等困难和问题。为此,《行动计划》提出了完善政策体系的相关措施。其中,关于激励措施,《行动计划》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或补贴等方式,推动海水淡化水用于城市公共市政供水。税费方面,鼓励水电联产“以电补水”,落实免收需量(容量)电费、企业所得税抵免等优惠政策。金融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投资方面,鼓励社会资本采用PPP等多元化方式积极参与。
孟玮表示,后续还会推动文件的落实,特别是把激励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