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结束。本次调整,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新增药品涉及新冠肺炎、阿尔茨海默病等治疗用药。
74种药品新增进目录 涉及新冠、阿尔茨海默病用药
此次调整过程中,经评审,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11种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117种药品被纳入谈判范围。
从谈判结果看,最终94种药品(目录外67种,目录内27种)谈判成功,总体成功率80.34%。目录外67种药品平均降价61.71%。
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本次调整,74个目录外新增药品涉及21个临床组别,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20种,肿瘤用药18种,丙肝、艾滋病等抗感染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7种,新冠肺炎治疗用药2种,其他领域用药12种,患者受益面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纳入医保目录的还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国产创新药甘露特钠胶囊,该药品在2020年就曾参与医保谈判,但当时未能谈判成功。另外,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依奇珠单抗注射液、以及多种抗肿瘤用药也纳入了医保目录中。
杜绝天价药进医保 守好老百姓保命钱
据介绍,在今年的调整过程中,国家医保局严格把握药品的经济性,经初步测算,新增的74种药品预计2022年增加的基金支出,与目录内药品降价等腾出的基金空间基本相当。
因此,从总体上看,近期不会明显增加基金支出。从患者负担情况看,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
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组长郑杰介绍,目录调整工作首要工作原则就是“保基本”,基金测算工作就是实现“保基本”的重要防线。在整个基金测算工作中,职责定位是充分评估基金和患者的负担水平,测算给出可承受的建议支付标准。
“有人认为谈判就是杀价,越低越好,这是对这项工作的曲解,基金测算追求的不是最低价,而是合理价。”郑杰表示,结合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综合考虑患者个人负担可承受能力,通过测算找到一个绝大部分患者都能够用的起的价格,最大范围惠及百姓,这样谈判才有意义。
郑杰分析称,个别药品价格过于昂贵,比如前段时间媒体热议的某120万元一针的抗癌神药,由于远超基金承受能力和老百姓负担水平,由于不具备经济性未能通过评审,最终未获得谈判资格,这就是体现“保基本”原则的佐证,在未来的目录调整工作中相信国家医保局仍然会继续坚决杜绝天价药进医保,守好老百姓保命钱。
据专家介绍,按照限定的支付范围,目前国家医保目录内所有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过30万元。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神药”、“僵尸药”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连续开展6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