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新媒体观察

“五一”临近,这儿有一份疫情期间“干饭指南”请查收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2-04-21 18:20:02
分享: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散发,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愈加频繁,风险也随之上升。多地发布疫情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公众注重健康饮食,防范安全风险。

食材采购、储存要注意

海南省食安办提醒,要到正规的菜市场、超市等采购食材并做好个人防护。按照各种食材适宜的保存条件分类贮存,并在保质期内使用或食用。所有熟食和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或冷冻,并尽快食用完。

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采购食材后,要按照各种食材适宜的保存条件分类贮存,并在保质期内使用或食用。所有熟食和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或冷冻,并尽快食用完。生食和熟食应分别放入专用的密闭容器或包装袋中,在冰箱存放时避免生熟食互相接触。冷冻贮存的食物应尽量使用独立小包装,避免反复融化和冷冻导致的加速变质。

食物如何储藏最科学合理?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应依据不同食物的成分特点,采取不同的储藏方式,遵守控制温度、生熟分区的食品贮存原则。

1.主食类。米面等食材应放置在室内通风干燥处,避免高温;面包、糕点等熟制主食需尽快食用,短暂保存可放冰箱冷藏,储存时间需超过2天的应分装冷冻。

2.果蔬类。叶菜类易蔫谢腐烂,导致营养流失,应优先食用,存放时不要清洗,直接用保鲜袋包好放入4℃冰箱储存。根茎类如土豆、胡萝卜、洋葱、白菜等,可以盖上保鲜膜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贮存一周左右。瓜果类如茄子、青椒、番茄等放于室内阴凉处。同时,应及时检查并挑出发霉腐烂的部分,避免污染扩大。

3.肉类。生肉类需事先分装成一餐能吃完的数量,放入冷冻室,避免反复解冻。食用时提前一夜放入冷藏室解冻,减少营养损失和微生物污染。而熟肉类如腊肉、香肠等应储存在干燥凉爽处。

对于剩菜剩饭和没吃完的即食食品,应晾凉至室温后放入密闭容器冷藏储存,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

不可忽视烹饪过程风险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制作食物前中后期,及时洗净双手;在接触生鲜食材后避免直接用手揉眼鼻;处理生食品与熟食品的用具及存放容器应分开;食物应彻底烧熟煮透;食物宜当餐制作当餐食用,隔餐饭菜再次食用前需彻底加热;不宜加工制作食用凉拌菜、生食水产品等生冷食品。倡导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降低“病从口入”风险。

平衡膳食 增强免疫力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醒,要注意平衡膳食。人体免疫系统活力的保持依赖于从食物中获取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合理均衡的营养供给是增强抵抗力的基础,老、弱、病、孕产妇和免疫力低下者需格外注意;禽肉等要充分烧熟煮透,剩饭剩菜加热要彻底。

订餐配送有讲究 切勿选择生冷食品

上海市市监局提醒,在居民网络订餐时,应选择证照齐、距离近的餐饮单位订餐;选择“无接触配送”服务;取外卖时需戴好口罩,查验食物是否密封盛放或使用“食安封签”,在纸巾或手套的保护下拆封包装,拆封后规范洗手;必要时可对食物进行二次加热。

食物捐助者及配送人员在捐助食物配送过程中注意密封运输;冷藏冷冻的鱼类、肉类、速冻食品等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常温停留时间,确保食品不腐败变质;市民在接收食物时,应检查食物是否腐败变质,及时将冷藏冷冻食品存放冰箱。

为一线抗疫人员和隔离期重点人员订购集体餐食前,订餐者应查验餐饮单位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签订订购合同,明确食品安全责任,订餐时不选择冷菜、生食品种(如生鱼片、拌黄瓜、预拌色拉等)。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若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就医。

关键词:五一,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责任编辑: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