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不少人选择自驾返乡。近期湖北黄冈、新疆石河子等多地交管部门发布提示,长途驾车除了注意避免疲劳驾驶、酒驾等,还要注意避免“药驾”。此前,上海市卫健委举办直播活动,不仅提醒司机谨防“药驾”,而且还请药学专家,对容易导致“药驾”的药品进行科普宣传。可以看出,防“药驾”成为今年春节期间交通提醒的重要内容。
“药驾”是一直潜藏在民众身边、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一大风险。很多药品可致司机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进而开车出事。近年来,“药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比如,2022年3月,河北邯郸发生一起因“药驾”致14人伤亡的严重交通事故,教训十分深刻。然而,《道路安全法》对于“药驾”,缺乏强制性规定和处罚条款。什么是“药驾”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民众在这方面的认识很模糊。吃药后开车是常事,但是否属于“药驾”,往往司机心里也没底。
今年春节期间,受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司机服药开车的可能性比往年更大。比如,有些刚刚“阳过”的人还需要继续服药,即使感染者已“阳康”,还可能因存在咳嗽等症状,偶尔需要服药。缓解新冠感染的很多常备药品如抗感冒药、治过敏的药、止咳药等,都可致嗜睡、头晕、反应模糊、视线重影等不良反应。这是今年独有的一种现象,当前“药驾”风险,应该受到格外关注。
今年春节“药驾”风险更高,还与其他一些特殊情况有关。比如,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人没有回乡过年。今年随着政策调整,回乡探亲、外出旅游的人大量增加。此外,亲朋好友多年未见,走亲访友更为频繁,车流量会显著提升,也增加了“药驾”风险。
除了“药驾”需要特别防范之外,今年健康方面的其他一些风险也要受到高度重视。近期,张伯礼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提醒,感染新冠病毒转阴后要忍一忍别喝酒,因为酒对心肌有伤害。因此,民众在今年春节,要防止病毒与酒先后伤害心肌。还要看到,感染期间很多人服用了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搭酒,说走就走”这个风险必须时刻谨记在心。服用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类药物,以及降糖药、抗抑郁药、利血平等药物后,也不能马上喝酒。
今年春节容易变成酒驾、“药驾”“病驾”的集中高发期,三者之间还能形成相互影响,而药品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风险因素。且很多对行车安全有影响、服后不能饮酒的药品,正是前期被大量抢购的药品,民众对此应保持头脑清醒。
春节是团圆的传统佳节,平安是尽享家庭团聚快乐前提。将“药驾”等风险防范在前,才能让平安幸福这个常见的春节祝词变成现实,让祈福攘灾、辞旧迎新等春节民俗产生实质效果,从而让今年的春节气氛更温馨祥和,此后的工作与生活更顺利和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