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漱口能预防感染?”“吸烟能抗病毒?”“喝高度白酒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流言闯入人们的视线,诸如放烟花、等雪来、多戴几层口罩等所谓预防的“秘方”也层出不穷,这其中一些“舌尖上的流言”更是让业内人士哭笑不得。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宅在家里让不少民众产生了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出现了频繁刷手机等情况,在此期间,有极个别网民不顾社会大局和事实真相,通过编造、传播、散布疫情不实信息,让各种涉及疫情的流言在网络四处蔓延。而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在不知所措中“好心转发”,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
一名医生在为社区居民讲解如何做好日常的清洁消毒。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不得不说,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各种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流言“跑”得更快,也使得这个本来最需要安定团结、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击病毒的非常时期,一些披着科学外衣和更为隐蔽的流言被不断滋生和传播,造成了一定范围的社会恐慌,甚至扰乱了社会秩序。
而流言大多以貌似科学的面目出现,假托专家名号,行伪科学、反科学之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无论是从科学发展还是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流言的危害都不亚于病毒传播。就像吸烟、喝酒能抗病毒之类的流言,如果被没有辨别能力的人相信了,那后果不可预知。
其实,在疫情面前,在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节点。是愚昧无知、随手转发,还是仔细甄别、谨慎传播,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态度与行动。
平心而论,每个人了解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限的,对未知有害怕,对疫情有恐慌,都是人之常情,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希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也可以理解,“与流言赛跑”,也需要经验的积累。但越是进入关键时期,就越需要擦亮双眼,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增强科学辨别力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这也显示出了在日常生活中,在焦虑、恐慌等情绪中,能够去证实得到消息真假的“智者”的可贵。而让权威信息在阳光下流动,就有助于补足民众信息不对称的短板,让一些虚假信息和错误言论不攻自破。
从非典时期全民疯抢碘盐到抢购双黄连口服液预防新冠肺炎,历史事件反复证明,越是重大突发事件,公众对权威信息的需求越强烈,而“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第一时间用真相扼杀流言的重要性。
共筑社区疫情防线(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抗击疫情也要抵制流言,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相关部门在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加强预研预判的同时,也要用好法律武器,从源头上切断虚假信息传播,让造谣传谣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以此震慑犯罪、警醒世人。
此外,在这样一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每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一个“法宝”,战胜疫情的信心不可缺。一方面要相信在各地“硬核”防控措施下,疫情形势定会出现积极变化,另一方面要尽快调整好生活方式、适应现在的情况,多留一个心眼,多问一句为什么,别在无意中让“伪科学”信息浑水摸鱼。
做好自我防护,有效规避流言,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让我们在保持理性客观的心态中坚定防控信心。(芦静)